金字塔泰姬陵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石像泰姬陵成吉思汗陵明成祖长陵香妃墓阿帕霍加墓又名香妃墓,座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家族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上面排列着香妃家族五代人大小72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阿帕霍加墓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指“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一、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斯蒂芬.茨威格高尔基与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一生漫长的辛勤创作,登上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晚年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得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鲁迅: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列宁: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没有墓碑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朴素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朴素与伟人的英名似乎极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普通中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格美。这种“朴素美”更多的是人格美,坟墓的朴素美与逝者高尚的人格美实现了和谐的统一。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情感?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最感人的坟墓。……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和孩子们在一起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莎士比亚墓拿破仑墓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情感。反衬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正衬:总结评述:朴素美人格美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外内最美的坟墓总结:•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和孩子们在一起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