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仿出精彩——高考语文仿句复习蜀山中学郎霞飞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黄金鱼翅满桌飞。醉卧席间皆名贵,宝马奔驰送人归。你脑袋上面的那东西是什么玩意儿?是帽子吗?你帽子下面的那东西是什么玩意儿?是脑袋吗?创新智慧启发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广阔天地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1、雄伟的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盘旋在各大山脉之间,她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历史的象征。神秘的敦煌莫高窟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盘坐在茫茫的大漠之中,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征。(0分)2、幽静的地下长河,犹如一条活跃神气的巨龙,游荡在河中间的上方,她体现了兰溪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气象。僻静的浦江仙华山,犹如一位纯朴厚道的老实人,站立在山峰的顶端,她是浦江人民为人朴实的表现。(1分)恬美的东湖,宛如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躺卧在浩浩长江河畔,她是秀色江南里明亮闪烁的星辰。古老的丽江,如同误入凡间恬美的天使,俯仰在这美好的天地之边,她是古老传说里永恒不朽的神话。汹涌澎湃的黄河,犹如一位仁慈的母亲,屺立于华夏大地,她是华夏儿女兴盛不衰的力量的源泉。美丽的桂林山水,犹如一位优雅娴静的女子,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她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精神象征。(4分)(3分)形似而神不似1、审题不清(显形要求、隐性要求)2、修辞不当3、联想不够4、意境不符把握“神”的方法:1、提取主要词语2、思考词语关系3、展开丰富联想4、锤炼词语意境(喜马拉雅山、巨人、不屈不挠)(“巨人”是“喜马拉雅山”的喻体,“不屈不挠”是“巨人”的特征)(中国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应该用哪个喻体比较符合,这个喻体有什么特征)(主要是修饰语的锤炼)凶猛的长江,犹如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呼啸着奔向大海,她是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品格的衬托。悠久的昆仑山,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阅尽春秋,她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征。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2006年江苏高考试卷19题)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中秋元宵端午重阳清明春节赏月、吃月饼吃汤圆吃粽子、赛龙舟登高、赏菊、插茱萸扫墓、烧纸钱放鞭炮、贴春联、吃水饺欢乐、喜庆、吉祥、寄托哀思惦念、敬老吊念屈原甜蜜、团圆团圆、思亲象征与含义习俗特征传统节日(1)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祭一个祖先;或在春节,将一碗碗饺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顺顺利利与平平安安。(2)唯在重阳,江南江北,齐登座座高山;或在春节,着一件件盛装,穿成喜气洋洋的热热闹闹和红红火火。(3)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思一位诗人;或在清明,将一壶壶薄酒,祭洒终日不忘的缠缠绵绵与恩恩爱爱。(4)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共品只只香粽;或在重阳,将一支支茱萸,插成亘古不变的思思念念与牵牵挂挂。(5)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念隔世亲人;或在春节,用一副副对联,粘住亘古不变的欢欢喜喜与和和美美。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33题)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能力提升:将仿写进行到底。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可能导致比萨斜塔的倾覆;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一粒沙子,似乎没什么作为。但,当它掉到一位行人的鞋里,却可以使他疲惫、痛苦。一只蚂蚁,似乎没有多大的能耐。但,当它把家安在堤坝上,却可以使千里之堤毁坏、崩溃。一步棋,似乎无足轻重。但,当它放在高手的手里,却可以给对手制造无限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