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折射框架知识点1光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到后一种介质中去,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1)遵守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1122sinsinn,1为入射角,2为折射角,12n为比例常数.(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折射率:此从真空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的时候,入射角空的正弦跟折射角介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即sinsinn空介.①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cnv.②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总是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③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3.视深问题的解决方法.人眼看透明物质内部某物点的像点离界面的距离.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是沿着界面的法线方向去观察.这样,视深和实深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0hhn,其中n为介质的折射率,且要求从光疏向光密物质方向看.知识点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sinsininr3.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4.实验步骤:①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2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如图所示.③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④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1P和2P.⑤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3P,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3P能同时挡住1P和2P的像.⑥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4P,使4P能挡住3P本身和1P与2P的像.⑦记下3P和4P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3P和4P引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接O与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折射角''rOON.⑧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度数.⑨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在表格里.⑾算出不同入射角时sinsinir的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sinsinir的平均值,这就是玻璃的折射率.5.重要注意事项:①玻璃砖要厚.②入射角应在30到60之间.③大头针的间距应较大些.④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⑤大头针要插得竖直.6.误差及分析;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②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相对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入射角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知识点3全反射3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使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光越来越弱,入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这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与介质的折射率n的关系为1sinCn.容易看出,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4.在运用光的折射定律作光路图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判断是否会发生全反射.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不会发生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要根据入射角与临界角的大小关系判断能否发生全反射,只有确定未发生全反射的情况下,才能根据折射定律确定入射角或折射角.5.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光学仪器里,常用来代替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光导纤维(1)导光原理:光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会在光导纤维内沿锯齿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