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1.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2.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4.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5.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祝福祖国都说你的花朵真红火都说你的果实真丰硕都说你的土地真肥沃都说你的道路真宽阔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祖国山川颂黄药眠词语积累:字音:湖泊烧灼混浊盎然堆垛铿锵苍苔汲水涟漪澄澈飞流急湍广阔无垠鹰隼字形:层峦叠嶂翠锦斑斓林阴道蹒跚晨曦冈峦万卉争荣[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你去过这些地方吗?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1933年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等。整体感知: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概括中心:《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抒发的!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主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第二部分(3-35),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第三部分(第36-37段),是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瞭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理一理、说一说第二部分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