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ppt1 课件VIP免费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ppt1 课件_第1页
1/21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ppt1 课件_第2页
2/21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ppt1 课件_第3页
3/21
司马光孙权劝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作者、作品《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主要人物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三、朗读要求。朗读文章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句读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第三步结合内容,自由朗读,力争背会四、研讨与赏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你能否从这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一语道破,指出学的必要性。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善劝、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孙权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但语气比较委婉,并且是身为人主的孙权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指出学的可能性。要重读强调。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鲁肃:情不自禁地赞叹、惊奇。“大惊”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五、拓展延伸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吕蒙由不学到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4)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寻找知识点一、语气词的运用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限止语气,“罢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呢”二、成语集锦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刮目相待三、古今异义1、博士2、往事古意:历史。今意:过去的事情。古意: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意:学位的最高一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ppt1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