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意境: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方法点拨】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答题步骤】】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常见意境举隅常见意境举隅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答题示例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端。””请从请从““景景””和和““情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意境: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