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郁达夫•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其画作之冠。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刘海粟)艺术大师刘海粟一、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江浙一带•明朗的情调•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哪几幅画面?•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你最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郁达夫: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郁达夫《清新的小品文字》江南的冬景如此明朗、悠闲,这是否是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的直接、正面的反映?•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的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这寒村微雨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明丽、爽朗的感觉,悠闲、洒脱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体验情思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于是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代表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春风沉醉的晚上》。•文学表现与现实的关系•现实的丑恶催生对自然美的向往、追求、表现;游赏自然山水也可疏离现实,净化人心•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我曾经到过日本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寄情山水;寄情用文字创造的山水意境•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1.填充下列横线上所空缺的名言名句。(3分)①寒沙梅影路,________________。(元·何中《辛亥元夕》)②前村深雪里,________________。(唐·齐己《早梅》)③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④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微雪酒香村昨夜一枝开风雪夜归人梅须逊雪三分白课堂检测⑤日暮诗成天又雪,____________________。(宋·卢梅坡《雪梅二首》)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梅并作十分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本阅读(25分)阅读《江南的冬景》全文,回答6~10题。2.本文开篇写出了北国冬天的几种趣味?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