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力求开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局面。调研数据表明,大赛确实较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面促进教师和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特别在提升参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显著根据大赛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态势分析,可以认为统筹建设、分类比赛、加强研究是完善大赛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基本方向。【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发展;态势分析【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4)12—0084—06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引导和促进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自2010年起,教育部牵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五年来,在多个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大赛在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共同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鉴于大赛对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大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赛五年发展历程的梳理及参赛教师相关情况调研数据分析,揭示大赛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水平的实际效果,分析大赛发展态势,提出进一步完善大赛机制的几点建议。一、大赛发展历程1.大赛缘起与轨迹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由扩大规模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变,2009年11月,教育部在辽宁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会议首次提出了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倡议。出席该次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讲话中强调,加快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而倡议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就是要通过赛事制度化的竞赛机构,整合建设功能、彰显建设成效,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3个地区的256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语文、数学、土木水利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等共10个组别的比赛。至2014年,大赛分别在沈阳(前两届)和南京(后三届)连续举办5届,共有约4764名职业院校教师、2642件84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4.12.0182014年12月中国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INCHINA作品参加比赛。五年来,大赛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思路创新的优秀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呈现信息技术在优化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广大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推动实践性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了范例。2.赛项设置变化为突出大赛的导向性和公平性,引导和满足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顺应广大职业院校教师的合理诉求,五年来,大赛组委会在比赛范围、比赛项目、比赛内容、评审方式和评分指标等方面,坚持采取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大赛走上不断优化的道路。作为首次试点,2010年确定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赛项,设定语文、数学、加工制造、土木水利、信息技术5个重点组别;2011年起,新增信息化实训项目,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