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郁达夫“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夏衍1913年赴日本留学,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抗日,先后在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赴台儿庄劳军。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问一问江浙一带国画大师刘海粟有言:“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讨论一曝背谈天图冬郊植物图冬日农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你最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哪几幅画面?讨论二在“明朗”这个情感基调下,作者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景物描写中加入了心灵的感受?景物的美就是心灵与自然的结合通过五幅图画总结江南冬景的特点明朗可爱迷人悠闲“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悠闲洒脱1938年底赴新加坡宣传抗日,星洲沦陷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语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本人经历的袒露胸襟洒脱,坦白率真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突出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的冬天与秋天: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突出了江南冬日里散步的惬意悠闲,逍遥自在。对比这些引用的诗句的排列有何顺序?这些引用的诗句的排列有何顺序?1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2、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3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4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日暮日暮入夜入夜深夜深夜清晨清晨按时间先后为序按时间先后为序济南的冬天(节选)济南的冬天(节选)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地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日本松越发地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上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肤。等到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不同之处:《江南的冬景》写雪是略写、虚写《济南的冬天》写雪是详写、实写作者对江南雪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给读者展现想象的空间,把雪美的意境无限延伸。思考: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歌鉴赏: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