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品结构回顾真题明确考点1、(2012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2、(2013四川高考)文中第6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2014山东卷)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2014安徽卷)有人认为第5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关注整体思路关注整体思路关注局部段落作用关注局部段落作用关注特殊段落关注特殊段落考纲解读——分析作品结构1、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2、作品结构是指作品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3、分析作品结构是指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2)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3)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注意点:命题人往往就一段或几段甚至全篇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或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读全文,分析试题,分析材料。真题示例1《太阳梦》1、请谈谈全文的结构思路。第一部分(第1—4段):老刘太阳梦境的具体情形,以及我的感受。第二部分(第5—9段):通过对拉萨阳光、经幡、景物和女友的来信,描述拉萨的美丽圣洁像个梦境。第三部分(第10—11段):列举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寻梦过程。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老刘为例证明追寻太阳梦的幸福。1、形式方面:(1)重视语言标志:有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重视标点符号:有区分层次作用的(2)重视文体:议论文重逻辑层次(总分、对比、纵横交错),记叙文重时间、空间、事情发展顺序,抒情散文重线索(3)重视段内表达方式:按段内表达方式的不同分层。2、内容方面:(1)重视句意归类。根据句子联系的紧密程度合并同类项(2)重视关键句。内容句:中心句、文眼句结构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一、整体思路题的解题方法一、整体思路题的解题方法3、分层后要从整体方面把握构思特色(1)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线索句会反复出现,可以是人、物、情、理、时、空等。(2)看思路特点: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3)看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开头的倒叙悬念,中间的衬托对照、插叙,结尾的以景结情。(4)看选材特点:大量引用诗文、故事,托物言志,以小见大。一、整体思路题的解题方法一、整体思路题的解题方法2、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真题示例1《太阳梦》(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真题示例2《夜雨扬州千年梦》1、请谈谈全文的结构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描写对象。第二部分(第2—3段):描写扬州的现实民居美。第三部分(第4—7段):描写扬州的历史文化美。第四部分(第8—9段):雨夜扬州的美唤醒我反思现状:我对美缺乏感受力。真题示例2《夜雨扬州千年梦》2、简要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3、文章结尾耐人寻味,请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赏析。答题现状分析:对句段作用题的答题,考生不外乎是“内容+结构”,“术语+套话”,“点题、引起下文、呼应、铺垫”乱用,答案标签化。原因分析:文本解读不到位,不愿细读,读得囫囵吞枣。阅读方法:1、读—在对全文内容、思路有了宏观把握的前提下,对所给句段读细、读懂、读透,把握其内容、层次、表达方面的特点。2、思—思考所给句段与标题、全文内容、主旨、结构方面的联系,从内容(包括主旨和情感)、结构、表达三个角度思考,做到准确使用术语。1、从内容上:概括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2、从表达技巧上: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修辞+表现)3、从结构上:(1)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做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