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离骚屈原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本诗的基础知识。•2、品味诵读并能背诵本诗。•3、在诵读中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品质。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作品楚辞•1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2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体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离骚》的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难或不幸.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注音苗裔孟陬揆肇搴Yìzōukuízhàoqiānhùzhǐyùqiānpíqíjì扈芷汩搴阰骐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第一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翻译: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我已故的父亲表字叫做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翻译:正好在寅年的夏历正月,我在庚寅日那天降生。以上4句,作者叙述先辈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翻译:给我取名叫做“正则”,给我取字叫“灵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翻译:父亲观察和揣测我初生时的容貌气度。开始把美好的名字赐给我。以上4句,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美好的意义。第一部分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血统高贵气宇不凡•研读第二部分,讨论体现了屈原的哪些思想品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比喻美好的品格•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害怕时光易逝,担心没有时间把自己的品格才能献给楚国,提醒自己抓紧时间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木兰•宿莽香木,去皮不死草名,经冬不枯喻指坚韧不屈,即使遭遇磨难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喻指贤君日月匆匆,春秋代序,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时光易逝,韶华不再)(寄托自己的理想—希望楚王能够改变)•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喻指自己•来吾道夫先路——引路人,指引正确的方向志向远大,忠于国君总结•屈原的人物形象:•品格美好•珍惜时光•坚韧不屈•志向高远•忠于国君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