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第二课时)金忠星老师:各位老师咱们今天一起来解析备课的内容,是以地球公转的一些为例,看一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将地理实验引入课堂。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那这样,咱们一起来看一看新课标当中关于提高学生地理素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特别是以实验为主要方式,如何来在课堂进行贯彻。咱们地理学科重在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地球公转这一些就给我们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研讨提供了色彩,所以通过实验这种事情的形式,这节课应该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前段时间燕老师已经围绕这节课,如何采用实验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备课,下面咱们就围绕着燕老师这节课的准备,我们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燕静老师:好的,前一段时间我对地球公转进行了已次试讲,在试讲的过程当中发现有这样几个困惑点。第一个就是,因为我们是首次引入实验进课堂,将实验要贯穿始终,但是过程显得有些散涣,怎么才能使这个实验的过程不杂乱、不单调,这就需要设计几个模块让处像比较清晰。李群老师:下面我说说这个实验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虽然显得有点杂乱,但是它可能体现的是学生的真实状态,这样我建议燕老师可以把这个实验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提出主题以后,让学生自由实验,比如说这个我们设计的教具,可能学生在摆地球仪的时候可能会摆成这个样子,也可能会摆成这个样子,也可能会摆成这个样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他们是这样转,都有可能犯错误,就是在一开始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老师给予他们真正的指导,比如说地轴的方向不能改变,在公转的过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方法以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轮实验,这样进行观测出来是比较真实的真正的数据,我觉得这样就更条理一些。燕静老师:先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再进行纠偏。李群老师:对,纠偏以后再进行正式的进行实验,然后记录数据,这样就能更条理一些。燕静老师:对。金忠星老师: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结合丰富的地理表象然后确定材真。燕静老师:怎么样生活和实验联系起来,比如说太阳高度那一节。孙莉老师:我觉得这一部分知识吧,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的抽象,那样的话必须和他的亲身体验相结合,那这样我觉得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春夏两季让学生谈一谈,上学的时候或放学的时候你感觉这个天气早晚的情况,让他来就是说通过这亲身的体验能够感受白昼长短的变化。比如说冬天上学我走的时候可能星星和月亮还在天上,我下午放学的时候可能天已经全黑了。可是夏天上学的时候我早上上学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而下午放学的时候太阳还在大西边挂着,天非常得亮。所以说用这个生活体验来感觉白昼长短的变化。再就是中午太阳高度孩子们首先他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样我建议就让同学们去感受,正午时分的时候你看到物体的影子或者是自己影子的长短,然后这样用简单的黑板示意图,让他来感觉正午太阳高低的变化就行了。燕静老师:可以和图结合一下。金忠星老师:动手制作制版图这样结合,这就有一个简单的提升。孙莉老师:就是回味一下早晚上学放学的感受。然后咱再结合简单的版图让他感受一下正午太阳影子的这个照射情况下的高度变化就行。李群老师:我觉得这个是符合初中年龄特点的。金忠星老师:另外我们在地理课堂上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之后,可以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生活当中的情境,也就是说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成为通向更广泛知识空间的一扇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太多的兴趣,课下也愿意去探索研究、去动手操作。燕静老师:很好。金忠星老师:那么我们这样的话就接下来去一起听学校实际的讲授。听她讲授之后我们再进行进一步深入研讨,来看一看来将这一节课进一步完善。好不好?老师们:好。济南实验初中燕静老师:好,上课。班长:起立,老师好。燕静老师:同学们好!班长:请坐。燕静老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地理实验课,做什么实验呢?请同学们看我手中的实验器材,这个是地球仪代表着就是我们的地球,这个是地球公转模型,外围的这一圈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