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全书简介《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国鼎立地图写作手法“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幻的巧妙结合•摘要:《三国演义》中纷乱的战争场面和各种权术计谋的描写不禁让人感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但是从罗贯中塑造的几个典型人物的身上,我们又可以找到“仁义”、“忠孝”的存在,找到儒家思想的精神源头。《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凉和迷茫的心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和呼唤,所以说她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更是一部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儒家思想的宏篇巨著。1•汉代以后,“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品德,这时的“忠”具有了官方意识形态,更多的赋予了“忠上”、“忠君”的内涵。而“义”的含义则指对同类的关系范围,如小集团的“结义”,大集团的“聚义”,都是以“义”为号召的联合同盟。《三国演义》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范畴。《三国演义》中的“忠”、“义”集中表现在刘、关、张。以“桃园三结义”开篇,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结合得浑然一体,甚至难以区分,“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忠”和“义”的成败、是非纵横交错,作者将这一矛盾的统一体表述得淋漓尽致,天衣无缝。“忠义”成为《三国演义》中主宰思想和行为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也成为评判古今英雄豪杰的准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知恩图报;有难同当,富贵同享;背信弃义,天人共戮等等。2、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万事俱备——()周瑜打黄盖——()刘备招亲——()司马昭之心——()张飞穿针——()三个臭裨将——()马中赤兔——()只欠东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弄假成真路人皆知大眼瞪小眼赛过诸葛亮人中吕布四、名著的欣赏1、三绝奸绝——义绝——智绝——曹操关羽诸葛亮2、曹操小档案:名字:曹操,字孟德曾用名:吉利,小名阿瞒,本姓夏侯谥号:魏太祖武皇帝籍贯:沛国谯人(今皖亳州)生卒年:155——220主要成就: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人生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有功,有过!曹操的功劳(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鲁迅迅关羽•《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刻画应是关羽的“忠义”。关羽生时加封,死后封神,人间遍地建关帝庙,成为人神极至,这与他的“忠义”是分不开的。没人怀疑他在作秀,因为他一身本领,却无政治目的。华容道一役将“忠义”的矛盾在他身上尖锐地对立起来:为“义”他华容道义释曹操,放虎归山;为“忠”,他却背叛国主,没有将曹操斩尽杀绝,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