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的概念和特点•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短小是其基本的特征。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怎么样读课文,按照构成新闻的要素简述本文的内容。•本文记述了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及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本。新闻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新闻结构•标题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其作具体全面的的阐述,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语指新闻消息的结束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信息筛选:•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标题有两层含义: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从文中筛选出有关描绘现实场景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的过程.•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本文除了写离港过程外,还交代了一些历史背景材料,如果把这些材料删去,读起来会有什么区别?•如果把历史背景材料删去,虽然文章描写的现实情景依然清晰,但是缺少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以及本次事件的历史使命感,削弱了场景表现主体的力度。而把历史和现实场景有机的融合也是本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诵读课文,体悟感情•注意要点:•1.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代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出席的都是国家元首,所以语气要庄重、严肃。•2.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它一定程度上洗刷了我们百年的耻辱,所以应该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3.对英国来说,香港回归是一种失落,文中介绍英国人行动的文字以及香港建筑变迁的部分,要读出一些沧桑和凄凉,但不要讽刺。练习将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0个字)一架从俄罗斯起飞的伊尔-76飞机,日前载着一位尊贵的北极“客人”抵达大连国际机场,它就是来自北极圈内的珍稀动物——白鲸。这也是白鲸家族在历史上首次登陆中国,它将成为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的正式成员。这只3岁的白鲸,身长近4米,体重500公斤左右,是个性情温顺的“小姑娘”。在来中国之前,它已学会了转圈、唱歌、与人接吻,生气了还会叫上几声。白鲸的新家被安置在刚刚建好的极地馆内,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极地馆的成员。为了使它适应馆内的水温,工作人员准备了两至3吨的冰块,以备降温使用。春节前后人们可一睹这只白鲸的风采。据悉,还有3只白鲸已在俄罗斯接受体检和训练,将于明年3月运抵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白鲸首次登陆中国。答案:白鲸(陈述对象)首次(时间)登陆(或“落户”等,行为动作)中国(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