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初探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吴章鑫高级教师教学管理方向13156298302一、问题提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厌学等状况时有发生,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试卷笔试方式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在纸上测评学生职业能力,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业的进取,而且可能进一步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剧他们的厌学情绪,甚至导致辍学。因此,实施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建立一套新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方位参与的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办法迫在眉睫。二、研究过程针对以上问题,我校自2013年起积极响应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要求,主动申请成为青岛市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学校。两年来,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全面地分析了学校原先的传统评价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反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工作,初步建立并实施了“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为核心的、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一)树立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新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发展的作用,围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1能力”,合理调整评价方法和形式,建立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制度。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把评价目标定位于更好的突出学生行为表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更多的成功体验,以此来激励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明确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新的原则一是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做到一强调:即强调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发展等正面导向功能,而不局限于评价的甄别、定位功能。二是使评价目标多元化。做到两注重: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注重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三是使评价方式多样化。做到三结合: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把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规划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新的路线图一是成立了学习质量评价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二是建设了学习质量评价改革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领导负责策划实施,教务主任组织调研落实,全体教研组长参与实施。三是制定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方案,为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提供了实施指南。四是由各教研组长主持制定并提报学科学习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审议核准后按要求组织开展了课题实验与探索。(四)实施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新的做法2一是取消期中考试,重新建构学习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原来大部分学科在期中考试均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学科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日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构成百分制学科成绩。原有学科考核成绩中80%是由笔试成绩构成,完全没有体现出职业技能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素养展现,制约了教师通过灵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为此,本次评价改革我们尝试将所有专业不分学科全部取消期中考试笔试,改之以能体现专业技能、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实训活动及评价(见表一)”。这样,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的总评成绩就重新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我们还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重新确定了各具特色的考核成绩分配比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评分比例标准为过程性评价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专业技能课程,评分比例标准为过程性评价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见表二)。这样改的结果是更加凸显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专业技能评价,而淡化了笔答试卷的单一考试形式。二是采取展示性评价办法,集中进行专业主题实训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组织各个学科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或企业标准、企业人才标准和学校课程标准,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