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具有的七个意识1.民主意识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绝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没有高尚品德和美好心灵的人,是当不好班主任的。我们每个人都想走出教书匠的层次,都憧憬成功,成为教育专家,成为名师。请记住,所有成功的教育也同时都是民主教育的典范。当我们在学习那些大师们的经验,追求自己的教育艺术时,请记住一句话:“教育艺术是花朵,民主是阳光,只有在民主的阳光下,教育艺术之花才会盛开”。“班主任工作是心血的倾注,是倾注的心血”,仅有此是不够的。没有民主意识的班级工作,只会让学生反感,只会让学生漠然和不理解。只有班级,没有学生只有纪律与高压,没有学生的民主参与和决策;只有各种的“不许”和条条框框没有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倾注的心血是难以浇灌出成功之花的。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崇高起来,神圣起来,才能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2.法律意识凡是群体的地方就必定有法规存在,班集体也不例外。班主任学会在民主的参与下制定出种种符合教育规律、适合本班情况的班规,是现代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同时也必须清楚,不论学生还是家长,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法律知识普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子女成才期望值的提高,学生与家长的维权意识也是越来越强。班级工作在法律与学校的各项政策之内开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和学生在法规面前的平等,是尊重学生的重要内涵,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与处罚时。在良好的动机下对学生采取违法违规的教育方式都只能使自己的班级工作陷入被动,甚至给学校工作带来损失。3.大局意识班主任往班内一站,三间教室内,自己就是皇帝。只要是在认真履行学校赋于自己的教育职责,愿意怎么做都行——这种认识和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了。即便不说与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是教育的要求,就是现在的教室,教育的各项活动以及教育的设施与规划,都已经到了很密集的程度。班级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学校大局层面上来考虑和实施。大到与其它班或与学校的其它活动冲突,小到教室内唱歌、鼓掌、组织活动,都要想到周围的环境与协调。只是照顾了本班学生并以此满足学生,只是囿于小集体利益,你所追求的“要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教育境界只能是南辕北辙。在年级、学校科室与学校安排的大框架内,甚至是在社区的大背景下,安排自己的教育活动,才能有和谐的教育氛围,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有没有大局意识,是一个班主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4.协作意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基本发展形式是竞争。但是没有合作的竞争,只会是无序的竞争,是低层次的竞争。现代德育与班级工作,讲究的是教育合力的形成,讲的是教育环境的营造,讲究的是淳厚的班风和浓郁的学风,讲究的是大环境下的大教育。这需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协作,需要与学校各职能处室的协作,需要与家长的协作,更需要与学生的协作,要把学生作为班级工作协作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达成默契,形成共识,相互激励,风雨同舟,“共同奔向伟大的目标,从事一场卓越的战斗”,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作为管理和斗争的对象,人为地增大自己前行的阻力。5.赏识意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必然使每一个班内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要获得大面积的成功,要从水涨船高中发现与培养尖子,在习惯性的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必须学会教育“差”生,而事实上,所谓的“差”生,只是学习困难、基础较差。魏书生认为,一些各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学会关爱差生,学会教育差生,在苦口婆心之外,也许就只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用异常敏锐的目光,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吝惜自己的赞赏与表扬,并进行夸大、肯定,用百分之一的闪光点激活百分之九十九的向善潜能。这需要慈爱心一片,宽容二两,耐心三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在《教学心理学》中有一句话:“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陶行知先生“四块方糖”教育学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