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D反馈练习2、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CacbacbacbacbABCD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4-3。依照红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D4、下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药品有清水、30%蔗糖溶液,分析回答:(1)图中A细胞处于__________状态,①处充满了_____________(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颜色最深的是____细胞图。(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_细胞的状态。(5)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用A、B、C顺序表示)。原生质层ABBCA蔗糖溶液质壁分离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科学实验假说1919世世纪末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251925年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细胞膜具有细胞膜具有流流动性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桑格和尼克森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其分子的运动有多种形式)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