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111课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表现)(1)背景: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造成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材料三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廿左右。同时还有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农产日益锐减,造成各地严重粮荒……归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4668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2、“一五”计划(1953-1957年)背景:(2)目的:(3)任务: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历史经验看: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探究1: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探究二:一五计划主要建设项目地理分布特点及成因?东北1、重工业基础好2、幅员辽阔,资源丰富3、与苏联等国相邻,便于接受援助(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⑴农业⑵手工业⑶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内容(3)意义: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底)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问题1: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怎样的判断?问题2:八大对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的判断?问题3:这对主要矛盾的实质是什么?问题4: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问题5:对八大的评价2、“三面红旗”(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危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产下降严重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后果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给我国带来的危害3、国民经济的调整(1)原因:(2)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