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颐和园教学设计 (3)VIP免费

颐和园教学设计 (3)_第1页
1/3
颐和园教学设计 (3)_第2页
2/3
颐和园教学设计 (3)_第3页
3/3
18颐和园《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按照旅游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颐和园是这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揣摩作者的记叙顺序、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课文重点段落实2和4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学会写11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4、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5、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第二至第五自认段开头第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的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2、教师准备颐和园风光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听说过颐和园吗?它在首都北京,那是一座文明于世、美丽的皇家园林。它于1764年建成,到现在已有240多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2、板书课题,读题,认读了解“颐”的读音和意思。二、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词)2、整体感知,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3、写好“廊、殿、阁”。4、再读一读这些景点,想知道这些景点美不美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看看这些景点是怎样的呢?5、读完课文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作者的感受,勾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美丽大美丽说不尽6、这是什么写法?(首尾照应)三、认知贯通1、长廊(1)、长廊的长A、这么大这么美的大花园,想去游览吗?好,现在我们跟随作者去好好游览一番吧。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出示长廊课件图。B、说说长廊设计这样有顶无墙的,有什么好处呢?C、长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2)长廊的画美A、长廊除了长,还有什么特点?B、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每一间的横槛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C、读着这样的句子,哪些词跳出来了?D、出示长廊上的图画,欣赏。E、走进这样的长廊,仿佛走进了哪里?(3)长廊的风景美长廊除了花画美,还有什么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使人神清气爽。”小结:A、看过长廊,我们体会到廊内艺术美,廊外的风景美,现在让我们再看长廊,出示课件。(整体看,廊内,廊外)B、学习写作方法。2、万寿山学习长廊的方法学习万寿山,指导学生明白作者写作顺序,学生总结万寿山的特点。(高,闪闪发光)3、学习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占地面积最大的,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出示昆明湖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最想去哪,最想带领我们去哪个地方看看,为什么?四、总结我们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的文明。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还可以去哪些地方参观呢,让我们在下节课里继续细细游览,用心感受。五、板书设计美丽大七百长廊没有……相同18、颐和园万寿山……像……昆明湖滑美丽说不尽六、教学反思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关于颐和园的资料,如图片,制作了课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的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颐和园教学设计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