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小专题1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区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传到兴奋部位。(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都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细胞间传递的比较过程特点神经纤维上→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区未兴奋区)双向传导神经元间→突触小泡递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单向传递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神经冲动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传递是单向的,传递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传递途径中突触的多少。一、研究动物激素生理作用常用的方法1.切除法:如割除公鸡的睾丸,观察其第二性征的变化;2.移植法:如给阉割的公鸡移植卵巢,观察其第二性征的变化;3.注射法:如给正常的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狗注射甲状腺激素,观察其出现的变化;4.饲喂法:如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5.临床观察法:临床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或不足的患者,研究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6.同位素标记法: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研究甲状腺功能。二、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热点考向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例1】(2011·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由反射弧图示中的突触结构可得出,图示中的e、d、c、b、a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Ⅰ为突触前膜,Ⅱ为突触后膜。【答案】A【变式1】(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图是通过脊髓构成的反射弧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能在图中中枢产生感觉B.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④③②①C.图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D.若图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则图中所示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A、D【解析】图中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题干中告知),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答案】A【热点考向2】神经—体液调节【例2】(2011·安徽卷)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的需要。【解析】(1)一次饮水过多,会使体内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则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则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排尿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通过反馈调节使排尿量恢复正常。(2)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来升高血糖浓度。【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性负反馈(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变式2】(2010·南通模拟)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