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风水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摘要。风水理论是我国古代留下的宝贵财富,虽然其中充斥着一些迷信色彩,但其部分理论所蕴含的科学性及哲学内涵还是值得肯定的。最近几年掀起的风水热把风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旅游规划中也开始大量运用风水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了形势派风水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关键词:风水,旅游规划一、风水理论的现代思考风水理论是一门科学与迷信并存的学问,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进一步探究的地方。尽管有的理念是在当时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提出的,但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看来,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并可以应用于现代建设中去。风水理论中迷信的地方也不少,主要体现在风水先生的江湖骗术上,这些骗术都根源于风水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它强烈的玄学特征,这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研究中揭穿骗术,发扬其精华部分,鄙弃其糟粕部分。风水理论认为,“宅大人少是凶屋”、“床的正上方不能有大梁和吊灯”、“镜子不能对床”等等,这些讲究亦能从心理学上得到解释。房大人少会使人感到冷冷清清、孤单寂寞,产生莫名的恐惧;床的正上方有横梁或吊灯,会增加人的心理压力1。引起失眠、恶梦等;而镜子对床,会使夜晚人们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受到惊吓等。风水师在察看地形时,通常用罗盘分析磁场的分布情况,避开磁场扰动强烈的地方,寻找磁场平稳、适合人体生存的地方。就通常的坐北朝南的宅址来说,床的安放一般是南北向的,在北半球,如果头朝北睡,就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南北向的磁力线通过人体时会对大脑产生一种安定调节的作用;而如果头朝东或朝西睡,磁力线横穿人体,与人体场相交,睡眠就可能较差。由于中国大部分土地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常常小于90o,且光照方向偏南;我国大陆冬季受极地高压第1页共7页控制,盛行偏北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则受赤道低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湿润。与这样的日照和气候条件相适应,风水学上提出的理想宅基模式是坐北朝南,后有靠山,前方开阔,左辅右弼。坐北朝南,可以接受更为充足的阳光;后有靠山,可以抵挡冬季北来的寒气;前方开阔,可以接纳南来的暖湿气流;左辅右弼,可以减少西方干冷气流的入侵,亦能起到防卫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还指出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风水的理论与时间中,“寻龙”、“察砂”、“观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而基址的选定则是人对自然规律的适应。在风水理论看来,“人道”应与“天道”一致,即不能违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对抗,而只有认识、把握和顺应“天道”并以之为楷模而巧加运作,达到合天人的至善境界,以满足人的需要2。然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也不是机械的、盲目的。在风水不太理想的地方,可以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如引水聚财、植树补基、建塔镇煞等。通过人为弥补自然风水之不足,来营造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二、中国风水理论与自然、环境、人的密切关系12刘永清.风水中的科学【j】.家庭科技,2006(6):21史篇,曾辉.“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23(4):10一15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根基,即东方人对自然的敬畏、崇尚、天人合一、取象比类。旅游规划是一门审美的学问,挥洒万象、梳理山河、雕琢景观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然和谐状态。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与旅游规划对环境美的追求相似,所以,我们在创意规划中,对旅游景区中风水环境进行考察与理解,将给予规划者醍醐灌顶、柳暗花明的灵感启发。“风水”源于晋代郭璞《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3风水理论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谋划第2页共7页选址、建筑单体、庭园小品、树木花草、室内外布局到施工营造,风水无所不在。易经乃中国群经之首,风水溯源于此,经诸多推衍而成体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大地生成阴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