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体现在教学细节中肥西县长岗学区贾郢小学宋庆平“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如今人们经常挂在嘴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把握育人的良好契机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我们日常的教育就是和一些具体、琐碎、单调又频繁的小事连在一起,在教育教学中,更是不能粗心大意。我们班的何超是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头痛的孩子,他上课从来都坐不住,爱做小动作,说闲话。作业不仅字迹潦草,而且经常不按时完成。最让老师们束手无策的是,即便是上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老师,他依旧是自个儿忙自个儿的,成为课堂上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弄得老师们很是尴尬。尽管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何超似乎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大家的烦恼。批评和说教对他不起丝毫作用,老师们拿他是毫无办法。为此,我经常请他的家长到学校来,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家长也煞费苦心,每天早早地守在教室门外等他放学,甚至在课间时也会到学校来再三嘱咐他,但何超仍是老样子。我曾经试着去激励他。只要他稍有进步,我就在班上大加表扬。刚开始效果不错,每次表扬完了,他好几天表现都很不错。但日子一长,这一招也不灵了,太多的表扬让他有些麻木,同时受到表扬后他开始“翘尾巴”,有些飘飘然,坏毛病反而愈演愈烈。看来一味的赏识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决定另辟蹊径凭我长时间的观察,何超本质上并不坏,心地很善良,尽管在课堂上经常插话,但多半是无心的玩笑,也并无恶意。我还发现,他最大的优点是智力非常好,记忆力超常。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想,我的教育之所以效果不好,可能是表扬的方式不对,或者是表扬不到位,如果我能从细微处入手,找准教育的时机,他一定会有所改变。我思考着、等待着、观察者、搜索者……一个课间,我发现他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的看一本课外书。他看得如此专注,以至于没发现我走到了他身边。直到我弯下腰问他看的是什么书时,他才下意识地把书藏起来。我说:“何超,别藏了,我只是想知道你看的是什么书。”他把书递给我,是一本《冒险小虎队》。“这一本书你多长时间看完?”我问他。“我一天看了三本书呢!”他很得意的回答说。我故意激他:“看十本都没用。又记不住,不过走马观花罢了。”他当然不服气。我随即又说:“要不这样,我任意挑出书中某一故事的名字,你要能说出它的大概内容,就算你赢!”“没问题,你考我吧!”他一脸的自信。我接连挑了好几个故事的题目,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我佩服地连连点头,并对围观的同学说:“何超同学智力超常,记忆力更是非凡。”他高兴得眉开眼笑,显然这句表扬让他很受用。当时,我正在班里举行背诵100以内质数表的比赛,一星期看谁背的最准确。于是,我又故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不过嘛,说故事容易,要一个不差地背诵100以内的质数才是真本事。你若能一天背出五个质数,我就拜你为师。”“行,说话可要算数啊!”我们俩击掌立下约定。第二天,何超清晨一到学校,就缠着我背质数。结果他真的一口气背出了许多质数,我也当真表示请他做我的小老师。能做老师的老师,这让班里其他同学格外羡慕。何超也觉得很有面子,我时常“请教”他读了那些书,背了那些诗词,我们的关系日益密切。自从爱上了看书,何超的性格逐渐变得安静了许多,课堂上捣乱的现象也明显减少。在学习上,他的数学想象能力进步明显。为了能抓紧时间多看课外书,他每天的作业也不再拖拉了,虽然字迹也很潦草,错误也不少,但我相信,只要多关注教育的细节,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亮点,把小事做细、做透,而且细中见精,一定会让何超这样的学生有更多可喜的变化!我想,身为教师,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正如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