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2013审定)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执教者:阳泉市郊区西南舁联校高守华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分析:《找规律》的第1课时。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探索规律”这一版块的内容。而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把握不到位,那么将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学情分析:“找规律”这一内容,对于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并且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法,这些知识基础和思想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找规律这一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运用规律去解决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师: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走进《数学魔法屋》看看有什么数学问题带给我们吧!(白板课件)师:你们还记得小刺猬的项链排列顺序吗?(红、绿磁铁教具演示)。小猴子怎样的排列呢?(白板遮屏,学生回答后验证)【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记不清小猴子的项链,因为没规律】师:为什么能够准确记住小刺猬的排列顺序?【学情预设:】小刺猬的有顺序;他的排列有规律。(适时板书:规律)师: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完整课题)【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导入功能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记忆项链的颜色排列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规律的含义,为后面的“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1二、引导探究,探究规律(一)、寻找彩旗、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1.(出示主题图)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中有哪些图形排列有规律。2.说一说:(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任意一种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师提问:刚才他的发言中说的次数最多的是那个词?那我们就把这两面看成教学一组(板书:一组。并圈住)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怎样排列的?板书:重复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出现排列。(2)说出其余几种的排列规律。其余的图形各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3.画一画:师:你能够用更简洁的方法表示出彩旗、灯笼、小朋友的排列顺序吗?(1)示范彩旗。通过白板的拖放先出示一组,让学生发现它不准确,再利用组合、克隆,又一组出现可以表示了,同时后面出现的可以用省略号。(2)指名完成。让学生利用白板互动功能完成灯笼、小朋友的规律。4.小结:你能说说找到规律的关键是什么?明确:找到重复的一组。【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在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其他组简洁表示规律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二)、数形结合,寻找数字的排列规律。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1.说一说:(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引导语言的完整表述。(2)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