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编写人:刘阳【概念解析】1.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2.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3.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王位传子,看中血缘,公天下→家天下)4.内外服制度:(内服涵义: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涵义: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内外服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又是有限的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5.世官制:世代为官的制度,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是一种贵族制。6.官僚制: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没有封地,只有俸禄的官制,官僚制最终取代了贵族制。7.分封制:中国古代分封制原叫做“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8.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9.礼乐制度:“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目的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礼崩乐坏一般指西周等级制度的破坏)【重难点阐释】1.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或功臣(分封多元化),以周王室贵族为主,并大多分封在重要地区(重血缘);职位世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等级森严;“土地”与“义务”周天子同诸侯王之间的纽带;是受封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权利),可以再分封;但要对上一级尽一系列义务;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2.史料探究法理解宗法制及其特点。史料: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白虎通义·德论》上述史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其特点如何?【提示】宗法制。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血缘宗亲、等级分明,族权与政权密切结合(家国一体)。大宗的涵义:嫡长子系统,也称宗子。小宗的涵义: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家族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是相对的。维护宗法制的制度:礼乐制度3.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家国一体)。(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追根认祖;祭祖扫墓;家族;祠堂;父辈称呼;先家人后外人;建筑样式(四合院:四合院封闭式的住宅内一大家人可以安安静静地生活,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哪怕刮风、下雨、下雪,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民居的家庭观念)。(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