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主备人汪丽娜审核人课型略读备课时间2014/8/29上课时间学习内容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我能从对话中提取信息,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提取信息,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难点能从对话中提取信息,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学案点案(手写)【基础部分】(学习程序:独立完成导学案,时间约20分钟。课内小组交流基础部分,教室巡视,完成第二次学情调查。然后组织小展示、点评,时间约10分钟)1、这篇课文很特别,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遍。2、我能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划横线。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古文观止彭公案济公传施公传闲书滚瓜烂熟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绿林好汉3、我仔细读了课文,知道“闲书”指,“三贯通”是指,课题里的“小苗“实指,“大树”实指。【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先独立学习要点部分,再组内群学要点部分,时间约8分钟。然后按老师分配的任务重点探究,时间约3分钟,然后课堂大展示、师生点评,时间约12分钟。)1、我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很特别。2、读一读苗苗的话,我能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出苗苗的话中有几方面的内容:A。B。C。3、读一读季老的话,我还能用同样方法概括出季老的回话中包含几方面内容:A。B。C。4、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季老观点的认识理解(任选一个观点)。。【拓展部分】(学习程序:通过调查、采访收获一些好书,从谈话中得到阅读和学习的启示,时间约30分钟。知识延伸部分课后完成。)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3、知识延伸: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知识链接: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弄明起义的小说。《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课前积累: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