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9 年 9 月 20 日晨,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麦哲伦以及他的船队。 1522 年 9 月 6 日,船队幸存者回到了西班牙,他们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航行日志上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 1 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一、地方时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于是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要早。◦D2. 成因: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的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15° ,地方时相差 1 个小时,经度每隔 1° ,地方时相差 4 分钟。1.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A 同一经线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各地地方时存在差异。B 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3. 要点:4. 地方时的计算:总结公式:某地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4 分钟 /1°*两地经度差例: 115°E 的地方时为 8 : 00 ,求120°E , 100°E , 5°W 的地方时120°E 的地方时为 8:20 ,100°E 的地方时为 7:00 ,5°W 的地方时为 0:00.简单概括:东加西减5. 地方时的利弊:利:符合当地人们的起居和生活习惯弊:地方时各自为政,不利于各地间的交流和联系。且会造成日期的混乱。 例: 已知 120°E 的地方时为 20:00 ,求120°W 的地方时往东推算,为第二天的 4:00往西推算,为当天的 4:00日期混乱了二、区时1. 定义:按照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2. 时区划分的特点:① 全球共分 24 个时区,各时区跨经度 15°② 中时区范围 7.5°W-7.5°E , 0° 经线为中时区中央经线③ 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合并为一 个时区,范围为 172.5°E-172.5°W , 180° 经线为其中央经线④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等于 时区数乘以 15°⑤ 各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 区的区时3. 时区与区时的计算例: ①已知中时区的区时为 6 : 00 ,求东八区和西三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为 14:00西三区的区时为 3:00② 已知中时区的区时为 6:00 ,问区时为9:00 的时区是哪个?东三区三、日界线1. 国际日界线:2. 自然日界线: 0 时或 24 时所在的经线 “ 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原则上以 180° 经线为界,但与 180°经线不完全重合,有三处曲折。(人为日界线)加一天减一天昨天今天昨天0 时经线自然日界线180° 经线人为日界线3.“ 昨天”和“今天”①N0:00180°太 阳 光 线② 日期范围0 时经线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180° 经线是相对固定的。昨天今天 麦哲伦向西行进,与 0 时经线运动方向一样,由东向西,所以,对于船队而言,船队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所以绕地球一周之后,时间变少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