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说课稿勒流江义初级中学 金银红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此前学习的“法律护我”主要阐述法律的特征和对未成年人的“四个保护”,针对性很强,为过渡到本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课教学则主要阐述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继本课之后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等内容,与本课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学好这一课将为后面一系列法律常识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说,本课与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承前启后,互为补充的。2、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 对于这一课的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3.4 做了明确要求:“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根据这一要求,教材做了如下设置:(1)什么是违法行为;(2)违法的分类;(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定义和界限;这三部分的内容,线索清晰、相互衔接,从整体上反映了课标的具体要求,再加上粤教版“探究园”、“法律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个板块的映衬,课程资源丰富而生动,不失为一节对初中学生进行警示、戒勉教育的课例。二、说学情1、七年级学生对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不深,尚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行为属于违法,不能正确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很多学生抱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什么关系”的错误想法。2、另外,我校地处农村,并且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明显滞后甚至缺失,因此,在课堂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让学生真正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懂得如何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懂得不良行为的危害,从而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我不违法”。3、本课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极易混淆一些概念。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和教材设置,同时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及本人以往的经验(包括期末考试和升中考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违法(2)记忆违法行为的分类(3)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掌握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标准和方法(4)了解犯罪的含义,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5)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懂得法律划定的界线,行为上遵守法律,而不能违法犯罪。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和教材设置及制定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及本人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