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盘我来说·地理篇——以“图”为核心,讲究方法,搞好高三地理冲刺复习福鼎一中 曾呈进曾呈进 特级教师、资深地理组长、高考命题专家如何在距离 2015 年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进行高效复习,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省高三师生面临的紧迫问题。今年是福建自主命卷的最后一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趋势有可能渗透一些全国卷的某些理念,但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福建卷的原有风格,题型、题量、分值等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命题重点以主干知识为主,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继续注重对考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仍会以热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新课程理念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地理试题区别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是:无“图”不成题。“图”是地理学科学习、教学和考核的重要载体。所以地理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应该以“图”为核心,以热点为载体,讲究方法,厘清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建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1.增加地理概念的辨析,构建概念地图通过对相近概念的比较辨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如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地形和地形区,日界线和 180°经线,降水与水资源等等。有意识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如:地形、地势、地貌、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让学生真正弄懂其内涵,在答题时做到有针对性。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某些重要概念的概念地图,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理解变为可视化思维结构图, 完善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地理位置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的重要地理概念。2014 年福建高考文综卷 37(1):说出 B 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该题学生的得分率低,反映不少学生对地理位置的概念是模糊的。如果构建下面的概念图,就能对学生的解题起到较大帮助。2.构建“脑中地图”,进行区域视角的有效整合 “脑中地图”就是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 加以适当整理和概括, 在头脑中编制的一幅“地图”, 以有效地储存和记忆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信息。它能有效地训练学生从读图、用图、绘图到进行无图思考,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形象思维能力。“脑中地图”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熟悉几条主要经纬线穿越的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土壤带、农业区。如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主要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