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刘渡舟医案:姜 x x ,男, 17 岁。入夏以来腹痛下利,每日六七次,下利虽急但排泄不爽, 用力努责,仅有少许脓血粘液。 伴见口渴思饮。六脉弦滑而数,舌苔厚腻。此属厥阴湿热下利,即唐容川所说“金木相沴,湿热相煎”之证。白头翁 12 克 黄连 9 克 黄柏 9 克 秦皮 9 枚 滑石 18克 白芍 12克 枳实 6 克 桔梗 6 克。服二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后重下坠已除。又服二剂,脓血粘液止。但腹中有时作痛,转川芎药汤二剂而愈。湿热利案刘渡舟医案:某妇,自诉下利腹痛,脐腹部有冷气感。初辨为下焦有寒,气血不和,用桂枝加芍药汤治之,服药后腹痛反剧,以致于疼痛不可忍耐。里急后重,小便短少黄赤,舌红苔腻,脉弦数。乃知此为厥阴湿热下利。湿热内蕴,热被湿裹,气郁不伸,所以脐腹部位有冷气感。先令服六一散10 克 再服白头翁汤,一剂即愈。【解说】白头翁汤为治疗厥阴病热利口渴下重而设。厥阴热利,病位在肝。由于厥阴邪气从阳化热,加以肝失琉泄,而致气滞湿聚,热与湿合,则成湿热互蕴之变。湿热下迫肠中,津被热伤,血被热腐,则下利脓血而口渴欲饮; 气机被壅而不畅, 则里急后重而反难通。 所以,白头翁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下利后重,便脓血,口渴欲饮。本方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凉血舒肝, 临床上用以治疗菌痢, 毒痢,或阿米巴痢疾,2 / 30 只要辨证属于厥阴湿热下利,无论病程长短,都能取得效果。白头翁加阿胶汤证久利伤阴案刘渡舟医案:胡 x x ,女, 73 岁。患下利赤白,腹痛后重已半年多。大便每日三四次,有红白粘液,伴口干渴,两目干涩。脉弦,舌质红而少苔。白头翁 10克 黄连 10 克 黄柏 10克 秦皮 10克 阿胶 15克 白芍 15 克. 前后共服九剂而安。【解说】白头翁加阿胶汤,原为“产后下利极虚”而设。因为产后失血伤阴,治疗时可加阿胶养血滋阴之药。同样,湿热下利日久而伤阴血,也需要加阿胶以调之, 如本案已见两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伤表现,但湿热病变仍在,所以用白头翁加阿胶汤既清湿热以止痢,又补阴血以益虚。当归四逆汤证腰痛案刘渡舟医案:郭 x x,男, 28 岁。患腰臀疼痛酸麻,入夜尤甚,疼痛难以转侧,诊其脉浮弦而细, 证属血虚寒凝。 当归 12 克 桂枝 9 克 白芍 9 克 细辛 6 克 通草 6 克 大枣 15 枚. 服三剂后痛麻俱减。上方加入桃仁,红花,炒穿山甲各3 克 又服三剂而愈。腹痛案刘渡舟医案: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