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重点:四个概念:遗传型、表型、变异和饰变。三个经典实验: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相关概念营养缺陷型的筛选环节。基因重组方式 基因工程:概念及步骤。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的概述遗传:指生物的上一代将自己的一整套遗传因子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变异: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不相似性。应掌握的几个概念:(一)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二)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三)变异指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变异的特点是在群体中以极低的概率(一般为 10-5~10-10)出现,性状变化的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四)饰变指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特点是整个群体中的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小;因其遗传物质不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为什么微生物是研究现代遗传学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最佳材料和研究对象?答案:从遗传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微生物有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特性:1.微生物结构简单,个体易于变异;2.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3.易于在成分简单的合成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4.繁殖速度快;5.易于累积不同的最终代谢产物及中间代谢物;6.菌落形态特征的可见性与多样性;7.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体作用的直接性和均一性;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8.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相应的病毒;9.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方式。★第二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一)经典转化实验英国医生 F.Griffith(1928 年)以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双球菌)作为研究对象。有荚膜肺炎链球菌是致病性的,它的菌落表面光滑,所以称 S 型;无荚膜肺炎链球菌无致病性,菌落外观粗糙,故称 R 型。F.Griffith 做了以下 3 组实验:1.动物试验2.细菌培养试验 3.S 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以上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细胞内可能存在一种具有遗传转化能力的物质,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 R 型细胞,并使 R 型细胞获得表达 S 型荚膜性状的遗传特性。 194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