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程序规程一、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以安全为目的,态度可以被定义为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物,它可以引导一个个体特定的操作。人为因素和态度可导致一种倾向,即部分个体对环境、人和物起到一个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明白自身的态度和人为因素对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影响的重要性。下面列出一些对管理人员有帮助的观测内容:(1)在实验室事故中缺乏事故感知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2)以反常的速率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引发因素。(3)故意违反规章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期间存在很多危险因素。(4)执行常规操作例如进行稀释和培育等是实验室事故发生时最常见的作业。(5)疲劳作业极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发生。(6)在有组织、宽敞的实验室里工作有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每一位在存有生物危害环境里工作的人员必需时刻意识到为了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正确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1、一级生物安全(1)在实验期间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2)根据操作规程使气溶胶的产生降到最小。(3)在一级生物安全区域内不许吸烟、进食、喝饮料及贮存食物。(4)穿实验服。(5)不许用嘴吸吸液管,应使用机械的吸液设备。(6)避开使用皮下注射针。(7)完成实验操作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8)定期消毒工作台面,有液体飞溅应立即消毒。(9)生物废弃物丢弃前需消毒。其它污染的原料在清洗、再利用或丢弃前也需消毒。(10 )污染物应被封,被耐用的、防漏的容器袋包裹,高压消毒后送到指定销毁点。(11)控制昆虫和啮齿动物的出没。(12)保持工作区清洁。2、二级生物安全(1)实验室门保持关闭状态。(2)在使用或贮存有传染性物品的设备上贴上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识。(3)只允许实验人员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区域。(4)二级生物安全区域内的试验动物不允许带出实验室外。(5)在二级生物安全区域内不许抽烟、进食、喝饮料及穿戴首饰。(6)必要时穿着个体保护装置(实验工作服,手套以及面部保护装置);不能将保护装置穿到实验室外。(7)卸下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8)弄脏或污染了的防护服需更换。(9)不许用嘴吸吸液管。应使用机械的吸液设备。(10)根据操作规程使气溶胶的产生降到最小。(11)避开使用皮下注射针。(12)尽可能使用塑料品替代玻璃品。(13)使用生物安全柜容纳产生气溶胶的设备。(14)完成实验操作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15)定期消毒工作台面,有液体飞溅应立即消毒。(16)实验室内应有生物学飞溅物处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