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芯片制造技术VIP免费

芯片制造技术_第1页
1/10
芯片制造技术_第2页
2/10
芯片制造技术_第3页
3/10
RFID 标签天线及读写器设计制造1 芯片设计及制造1.1 芯片设计技术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RFID 标签可以分为被动标签,半主动标签和主动标签,其中半主动标签和主动标签中芯片的能量由电子标签所附的电池提供,主动标签可以主动发出射频信号。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种类。不同频段的 RFID 工作原理不同,LF 和 HF 频段 RFID 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而 UHF 及微波频段的 RFID 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不同频段标签芯片的基本结构类似,一般都包含射频前端、模拟前端、数字基带和存储器单元等模块。其中,射频前端模块主要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整流和反射调制;模拟前端模块主要用于产生芯片内所需的基准电源和系统时钟,进行上电复位等;数字基带模块主要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解编码以及进行防碰撞协议的处理等;存储器单元模块用于信息存储。 目前,发达国家在多种频段都实现了 RFID 标签芯片的批量生产,模拟前端多采用了低功耗技术,无源微波 RFID 标签的工作距离可以超过 1 米,无源超高频 RFID 标签的工作距离可以达到 5 米以上,功耗可以做到几个微瓦,批量成本接近十美分。 射频标签的通信标准是标签芯片设计的依据,目前国际上与 RFID 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IEC 18000 标准(包括 7 个部分,涉及 125KHz, 13.56MHz, 433MHz, 860-960MHz, 2.45GHz 等频段),ISO11785(低频),ISO/IEC 14443 标准(13.56MHz),ISO/IEC 15693 标准(13.56MHz),EPC 标准(包括 Class0, Class1 和GEN2 等三种协议,涉及 HF 和 UHF 两种频段),DSRC 标准(欧洲 ETC 标准,含 5.8GHz)。目前电子标签芯片的国际标准出现了融合的趋势,ISO/IEC 15693 标准已经成为ISO18000-3 标准的一部分,EPC GEN2 标准也已经启动向 ISO18000-6 Part C 标准的转化。 中国在 LF 和 HF 频段 RFID 标签芯片设计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HF 频段方面的设计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自主开发出符合 ISO14443 Type A、Type B 和 ISO15693标准的 RFID 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交通一卡通和中国二代身份证等项目,与国际主要的差距存在于片上天线与芯片的集成上,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应的产品应用。国内在 UHF和微波频段的标签芯片设计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已经掌握 UHF 频段 RFID 标签芯片的设计技术,部分公司和研究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芯片制造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