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的临床观察吕弘道(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医药卫生学会 【摘要】 目的 观察宫腔内直接放置米索前列醇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的的效果 。方法 选择 150 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A、对照组 B、对照组 C 及对照组 D5 组各 30 例。各组术中除给予宫体肌注缩宫素 20U 外,研究组于术中给予宫腔内放置米索前列醇 400µg;对照组 A 于术中给予 5%GS500ml 加缩宫素 20U静脉滴注;对照组 B 于术中给予米索前列醇 400µg 舌下含服;对照组 C 于术后立即放置米索前列醇 400µg 于产妇阴道后穹隆内;对照组 D 于术后立即放置米索前列醇 400µg 于产妇直肠内。观察五组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 2h 出血量的差异及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等。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2 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A(P<0.01);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C 及对照组 D(P<0.01);研究组副反应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B;各组产妇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且副反应少对血压等无明显影响。【关键词】 剖宫产;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给药方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比例也随之增加,而剖宫产本身即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1﹞。为了寻找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的方法,我院采用剖宫产术中直接将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置于宫腔内的方法,观察剖宫产术中及术后 2h 出血量等情况,并与其他给药方式进行对照比较,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5 年 1 月至 2007 年 12 月在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共 150 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A、对照组 B、对照组 C 及对照组D5 组各 30 例。5 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及伴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妊高征、巨大儿、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条件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1.2 研究方法1.2.1 麻醉与手术方式 5 组剖宫产均采用联合麻醉法(硬膜外麻醉+腰麻)及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1.2.2 给药方式 研究组(米索宫腔内给药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