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初一年级组一、教材分析 贵阳市以党的十八大为指导,提出“做全省发展胡‘火车头’和黔中崛起胡‘发动机’的要求,相应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战略构想。本书着重融入生态人文精神,构建生态伦理道德;坚持以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及所需知识结构,以“爽爽贵阳”人文、自然、经济等内容为典型范例,培养学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践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在健康、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生态意识、养成生态行为、创造生态文明。二、总体教学目标1、了解贵阳的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等,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2、了解生态文明理念和贵阳生态文明的措施。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建设贵阳”的情感。三、教材重难点1、教材以生态文明知识为主线,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2.抽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从学生乐学入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和规律的探析。教材以贵阳的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等为典型范例,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力争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喜欢,二要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影响,三要学生读出贵阳生态的比较优势,四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教材以正文、知识链接、实践活动为主要编排形式,一共四个章节,在学生的不断认知下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四、教学措施1、每一课的“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文字材料、知识链接、实践活动进行教学。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1信息进行学习。4、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多为开放式答案,教师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收集教学可能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如影片、动画、图片等,并整合到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