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数学思考1、 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 由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问题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板书设计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1、法则 例 22、例 1 3、总结课后反思 第 1 页 共 5 页 第 2 页 共 5 页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 1: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复习提问 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1) 5 和 3;(2) -5 和 3;(3) 5 和-3;(4) -5 和-3。 2、说明下列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 (1) 小 兰 第 一 次 前 进 了 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前进了-2 米; (2)北京的气温第一天上升了 3℃,第二天又上升了-1℃。活动 2:3、根据上述问题,列算式回答 (1)小兰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 (2)北京的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几度?看下面的问题:1、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 米记作 5m,向左运动 5 米记作-5m.如 果 物 体 先 向 右 运 动5m,再向右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8 ①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8 ②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教科书图 1.3-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有理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有理数加法有几种情况?归 纳 为 同 号 两 数 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与 0 相加三种情况.教师请同学按老师指令表演,并结合数轴说明两正数的加法.继续请同学参与表演,并类比两正数的加法说明两负数的加法.这里通过比较数大小和生活遇到的问题说明实际问题中要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次运动的实例中,要说明以下几点:⑴ 原点是第一次运动的起点;⑵ 第二次运动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的终点;⑶ 由第二次运动的终点与原点的相对位置得出两次运动的结果;⑷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