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故事937-978987-10531037-11011084-11551140-12071155-1209李煜柳永李煜苏轼二、词 的 特 点 ( 一 ) 诗有题目,词有调名。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 二 ) 诗论篇,词分片。一般的词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 三 ) 词一般都是长短句。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活蹦乱跳。 ( 四 ) 词是配乐的。 ( 五 ) 每一种词调有不同的押韵位置。小令: 58 字以内。 《如梦令》《忆江南》中调: 59—90 字。 《江城子》《一剪梅》长调: 91 字以外。 《念奴娇》《永遇乐》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 • 意境: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但单独的“意”构不成意境,而单独的“境”也构不成意境。 “ 梧桐”意象分析•1 、指诗人志趣的高洁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苏轼《卜算子》 )•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2 、 寂寞、萧索、孤独、凄凉 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渲染了词人经历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哀伤。 李煜《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天的凄凉、萧瑟以及词人内心的凄苦、寂寞互为映衬。离愁别绪的意象:柳枝、月亮、长亭 、春水、草• 柳枝: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晚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 月亮: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长亭: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昼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二、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