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在他们捐献时,“我”的态度如何? • 眼角膜 , 是全身知觉最敏感的一部分 . 如果把眼睛比喻为相机 , 眼角膜就是相机的镜头 , 眼睑和眼泪就是保护「镜头」的装置。在我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 , 眼皮会眨动 , 在每次眨眼时 , 就有眼泪在眼角膜的表面蒙上一层薄薄的泪膜 , 来保护「镜头」。 眼角膜如果变得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 认识生词永生 角膜 给予 搂住不假思索 捐赠 屡屡获奖热泪盈眶 遵从 重见天日 • “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 •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 400 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 70 %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三千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一 目前美国有超过 84 000 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 13 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 2004 年仅有 30% 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 70% 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 16 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资料二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 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 我把外公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