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广运用 PPP 模式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推行 PPP 模式的热潮,数万亿PPP 项目拉开了大幕。湖南立足自身实际,将 PPP 模式应用到市政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建设等项目中,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领域。 广泛推行 PPP 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推广使用 PPP 模式既是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也是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运用 PPP 模式是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60%,由此会产生 42 万亿元的投资需求,每年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大概在 8 万亿元左右。重庆、江苏等地均把 PPP 模式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重要渠道。2015 年以来,湖南积极推行 PPP 新型融资模式,有力推动了全省城镇路网、园区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实践证明,PPP 模式有利于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运用 PPP 模式是我省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大举措。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业准入限制,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推行 PPP 模式,可使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创新效益有机结合,有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提升政府的法治意识、契约意识和市场意识,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运用 PPP 模式是我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 。PPP 模式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各尽所能、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符合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要求,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高度一致性。湖南以运营补贴等作为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的对价,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价支付依据,并纳入预算管理、财政中期规划和政府财务报告,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担公共资金投入,符合代际公平原则,可有效弥补当期财政投入不足,利于减轻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以改革创新推进 PPP 模式在我省发挥更大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路径,如何进一步发掘、发挥 PPP 模式的作用,破解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发展难题? 要遵循 PPP 模式的基本原则,积极确立一批重大项目。湖南已确立的 PPP 模式重大项目涉及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