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天问千声悲故国 , 江咽万语吊斯人 •2000 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忠诚而被流放,容颜枯槁,行吟江畔,抱石沉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自古并称,风指什么?骚指什么?•结合课文注解及第二教材读课文,并划分节拍读课文,并谈谈离骚的特点•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抒情浓郁,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1 、根据文章描绘屈原的外貌。2 、谈谈所了解的屈原及他的《离骚》 ,理清文章脉络形象“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寻道夫先路也 ,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 帝高阳之苗裔兮 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 三后 和“” 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第二课时• 1 、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2 、概括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第二教材)• 3 、分析“比”在本文中的运用,并赏析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比• 1 、《诗经》中我们学习了“比”的手法,这种比的手法在《离骚》中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并大声朗读• 2 、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结合屈原的生平说一说。• 结合第二教材,学习什么是“移情法” ,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