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 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 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 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杜甫是典型代表 )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本专题以及此后的李白和杜甫的两个专题,都属于盛唐诗歌的范畴。 因此在进行这三个专题的教学时,我们应首先通过对单篇诗歌的鉴赏从总体上把握盛唐诗歌的整体风貌。本专题选取了除李杜以外的盛唐诗歌的代表作六篇,其中王孟和高岑的诗歌是本专题的鉴赏重点。望 月 怀 远张 九 龄通过明月寄托相思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 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 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常常望着月亮, 那溶溶的月色就象你的脸庞,月亮抚慰,抚慰着我的心,我的泪水,浸湿了月光。 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象你在海角,我在天涯 月亮升得在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生平补介】•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在用人方面主张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选择州县官。对安禄山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觉察,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注意援引一些有为之人,当时被称为“贤相”。谥号文献。• 张九龄七岁能文,终以诗名。他的诗,有不少是应制之作。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感情真挚、词藻清丽,晚年遭谗言被贬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风格转向朴实而且遒劲寄兴讽喻,与陈子昂的《感遇》诗相近,对扭转初唐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贡献。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清朝人士刘熙载在《艺概 · 诗概》中说道: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诗文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