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革 大字报 十年文革: 作者资料:• 巴金:原名李尧棠,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随想录》• 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 小狗包弟巴金 小狗包弟的特点: 包弟为何会成为“包袱?”• 1 、日本狗• 2 、瑞典旧主人• 3 、文革时期,养狗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情调的表现 将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社会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人与人的隔阂已经很深了。 开篇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 、作为引子,引出作者与包弟的故事,为后文交代了文章的背景——文革 ;(结构思路)• 2 、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悲伤的感情基调;(情感氛围)• 3 、对比;(表达效果) 对比:• 故事中狗的忠诚和后文中人的背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写狗重情义,暗写人性的弱点,文革的黑暗 小狗包弟巴金 作者写庭院巨大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13 年过去了,作者的庭院四周已面目全非,但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却没有因环境的改变而减少,内心反而是“在油锅里熬煎”。 “ 衰草”“砖墙”• “ 衰草”象征了文革后人们思想道德理想的荒芜,人精神的迷茫和苍白。• “ 砖墙”说明了文革对国人心灵的伤害和扭曲,经历如此浩劫,人与人之间已经筑起了心灵的砖墙。 为什么作者要通过写一只狗来写文革?• 1. 狗虽小,却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的权力,这是在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 那个特殊的社会,人不如狗,更无情地批判了人性中的弱点。 以小见大:• 写一条狗的遭遇,反映出文革时期,连一条狗都不能逃出劫难,其他任何生命都免不了受到侵害。 自然流:• 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和阻梗。• 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 自然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