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的优势与不足的自我分析我是一个农村中小学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年。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作班主任的经历,自认为有成功的地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还是存在很多地方的不足,有时在工作中总感到力不从心。 我参加工作 20 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提醒自己作为老师应“学无止境”。所以我每时每刻都在努力,都不断去更新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工作中我注重积累,创新,善于总结反思。在备课、上课方面,我善于结合自己的特长,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去组织教学。我经常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来拓展、延伸我的课堂。我的课堂常常让学生们觉得新奇快乐,让同学们认为学习数学同样能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一直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它更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工作,我充满热情与爱心。作为教师,应和学生用心灵交流,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能让学生认为你高高在上,对你有畏惧感。我觉得这一点是我的最大优势。我能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总是能够感受他们可爱的一面,激发他们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会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积极主动的与他们沟通,也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必要手段。工作中,我乐于接受新事物,并能把它运用到教学中,能够迅速调整教学思路。我始终认为,我们选择了作教师,就理应把我们的工作作为我们终身的事业,而不是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正因为有这种思想,我工作非常认真努力,这一点多年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虽然有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工作中仍然有成功与失败,我自己存在着很多地方的不足。。平时忙于日常教学、班级管理,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对课堂中师生的高质量有效互动等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多停留在“学”的层次,运用不多。又时常面临缺资料、条件限制、少人指导等困难,不能更好的将“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还不能完全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走出来,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支配下,总认为自己教书有一套,从而产生了一些惰性思想和自我满意的感觉。知道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可是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不知不觉还是被“分数”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点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