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琵琶行 ( 并序 )吊白居易 [唐]李忱①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①李忱,唐宣宗,847~859 年在位。 赏析: 《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为悼念诗人白居易所作。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颔联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将诗人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了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其实只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的东宫赞善大夫,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被贬官江州司马时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一个萧瑟的夜晚,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并序)》。 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唐代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2.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因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而得名。 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湓.浦口 pén 裂帛. bó 倡.女 chāng 西舫. fǎng 迁谪. zhé 钿.头 d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