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写话的方法有家长反映孩子的写话能力比较欠缺,问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提高一下.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关键是要多看点书,因为毕竟还有很多字词需要理解掌握,得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脑子里有墨水了,等到以后就可以厚积薄发了。现在只要求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就可以了。孩子看完一篇文章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写话 ,首先得要学会看书,看后要有所得,培爱看书的好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实话,因为我坚信,只有厚积才能够薄发。正如周丽老师在《人有脾性,文有个性》一文中指出的一样,“情发而辞动”,我们有些小朋友情感丰富而多彩,但常常高兴时化为一个声音“yech”,失落时变为一种腔调“唉!”,这是语言贫乏、枯竭的表现。因此,没有大量的词句积累,要想进行表达是困难的,即使表达出来了,也是空洞的。要帮助孩子们积累语言,要多看课外读物,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童话故事,可以是科技知识,也可以是一则脑筋急转弯等等。千方百计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第二、写话要给孩子们一个直观的形象,一个他们想的到的话题,比较贴近生活,符合他们的逻辑思维,这个形象可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也可以是一样他们摸的到的东西等等,因为孩子现在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只能通过一些观察和自己的一些直观感受来创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富有童趣和生动鲜活的图画进行看图写话,在一年级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写话了,只是那时会写的字不多,我就要求“你来说,爸爸妈妈来写”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写话的启蒙教学。现在到了二年级了用的最多的形式是根据教材续编故事或是活用教材,仿写儿歌。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课文内容作适当的延伸。因为上过课文后孩子们对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调,他们会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虽显得有些幼稚好笑,但想法是千奇百怪的,有时候令老师也想不到,的确就要培养他们的多思、多想、多说的能力,全面地活络他们的思维,让思维广阔些,让孩子们一个个都是立体的、鲜活的而不是一个个的平面.关于这种形式比较受大家欢迎,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会使用并且也会逐渐有不同的要求。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话训练。写话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思想与感情的结晶,也是语言操作的成果。叶圣陶先生也说到: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