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调研报告 生态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具有资源投入少、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系统功能强等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调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做好海南“农业王牌”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注重生态循环农业的创新发展 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技术创新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要着重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料、节种、节劳和减排等技术。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托省农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优质、高效、无害的农资及技术,实施化学肥料减量化工程;二是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三是实施地力改良提升技术工程;四是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五是实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六是推广循环经济高端技术装备。 加快制定生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生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包括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标准体系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可为有效确保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则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品牌提升的重要基础体系。 做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推广。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重点推广以下五种主要发展模式。一是生物共生互利模式,包括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二是开发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优化配套的物质良性循环模式,包括水陆交换的基塘农业模式、“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多位一体”的生态大棚模式。三是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开放复合模式,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副业生产,积极扶持第三产业,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以工补农、以牧促农、以农牧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的结构。四是城乡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五是“三位一体”庭院经济模式,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庭院经济,以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具有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