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时 练习七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78-79 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说明本节课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本单元学到的内容:(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路程、时间与速度(常见的数量关系)(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4)探索与发现(四)(探索商的变化规律)(5)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6)中括号师:针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指名口答后,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查漏补缺,在练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77 页“练习七”中的第 1—7 题1、第 1 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把得数写在书上,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全班核对时,指名说一说每到题的计算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所学商不变规律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4800÷400=48÷4=2(应用商不变规律计算)60×30 的口算过程,因为 6×3=18 所以 60×30+1800(应用积变化规律计算)2、第 2 题练习时,先指名估算,让学生解释估算过程,再让学生连一连,算一算。3、第 3 题。练习时,先把解决问题的要求降低。如果在出示文具店的教学情境图后,提出“要 100 元可以买哪些物品”,让学生把有关的条件理一理。接着,出示完整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协商解决“怎样购买呢”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每个小组可能会有不同的购买方法,只要学生设计的方法合理,符合题意,就应鼓励。4、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核对,核对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各算式,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5、第 6 题。先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核对是可请四个学生把四道小题的计算过程抄在黑板上。也可选择本班学生中发生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