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对象:本科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制,学年学分制专业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化控制(嵌入式系统)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备本学科、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在生产第一线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及网络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二、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1、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2)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设计、实验、测试、编程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一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专业技能达到中级技术水平。(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的实用技能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7)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2、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课程设置关系平台与模块知识、能力与素质主要课程通识平台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交能力;知法、守法、用法;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工程计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英语听、说、读、译、写的实用技能。通识平台课程、人文、社科与艺术等相关选修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平台与模块知识、能力与素质主要课程专业平台软件开发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软件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使用面向对象工具及算法分析、设计、实现软件项目的能力。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离散数学硬件开发掌握基本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具有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数字、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能力; 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