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步骤:①审清题意 ,设出未知数;②找出 等量关系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中有关的量;③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④解方程;⑤检验,并给出答案。其中最关键的是①、②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步骤:1、审题 ,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未知数,用x、y 表示所要求的两个未知数。2、找到能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等量关系 。3、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4、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 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写出答案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步骤 (1) 审题; (2) 设未知数; (3) 确定包含未知数的不等量关系;(4) 列出不等式;(5) 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6) 检验不等式的解是否符合题意;(7) 写出答案.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胡不等关系。 解不等式组所得的结果通常为一解集,这就需要从解集中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解。而不管是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抽象的步骤的关键是正确列出方程(组),它通常包含以下三步:1、借助示意图、表格等弄清题意和其中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出适当的未知数;2、找出能表示问题含义的等量关系;3、对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需要的式子,进而列出方程(组)。注意: ㈠审题可在草稿纸上进行,书面格式主要写“设”、“列”、“解”、“答”四个步骤。㈡寻找等量关系 :可借助图表分析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列出等式两边的代数式,注意它们的量要一致,使它们都表示一个相等或相同的量。㈢列方程(组):列方程应满足三个条件:各类是同类量,单位一致,两边是等量。常见的等量关系1、形积变化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常见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公式。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抓住两个等量关系:一是 等积变形 ,即物体的外形或形态发生变化,但变化前后的体积不变列方程;二是 等长变形 ,即物体(通常指铁丝) 围成不同的图形,图形的形状变化了,但周长未变,可根据周长不变列方程。例 1、一圆柱形容器的内半径是3 厘米,内壁高30 厘米,容器内盛有15 厘米高的水,现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 厘米、高 18 厘米的金属圆柱竖直放入容器内,问容器内的水将升高多少厘米?2、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1)相向问题 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甲所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