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概述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填空或简答)1)发展性; 2)趣味性; 3)开放性; 4)游戏性; 5)整合性2、预设性教育活动(名词解释)——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特点预先设定;由教师在活动中,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引出主题;由教师创设环境,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然后引出主题。3、生成性教育活动(名词解释)——由教师创设环境,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然后生成主题;幼儿生成主题。4、幼儿教师需要创设的三种教育环境(填空):自然环境、物质材料、 心理环境。5、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要求(填空或简答):1)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物,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的特点。2)朴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综合利用。3)美观:做到布局合理,从整体到局部都符合儿童审美需要。4)安全: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5)亲切:能激发儿童主动地接近环境,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6)适合:根据科学活动的要求来选择材料和创设环境。6、活动设计方案的格式:1)活动名称:简洁,一般不超过20 个字2)活动目标: 2— 3 条为宜,分清楚角度,角度要统一①写 3 条的话要从知识经验(知道、了解) 、情感态度(喜欢、乐意) 、能力方法(提高、增强、尝试)②写 2 条的话应从情感态度或能力方法、知识经验两方面写。3)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准备工作(课前的相关工作)4)活动过程:导入(引课部分、方法)→基本或主体(分步进行)→结束(教师小结)关键性语言:关键性提问、指导性语言、小结5)活动延伸:一句到两句(如到区角继续完成等)6)活动评价2 二、数学教育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名词解释)——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感知、操作与积累数学方面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方法和技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2、学前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数学知识是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它并不存在于外在实体,而是人体作用于物体的过程中,对物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反省抽象”所建构而成的。数的逻辑结构是无法直接教导的,需要儿童自己通过操作和内心所创造的关系进行主体的自我建构。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填空或选择)1)从具体到抽象; 2)从个别到一般; 3)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4)从同化到顺应; 5)从不自觉到自觉; 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兴趣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