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 本次课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次课以不成熟的篮球比赛为主线,传接球为辅助线,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并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发现性思维和多样性思维和自我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同学对篮球传接球有个总体的了解,根据不同水平,不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二、 教材分析1. 传接球 :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在比赛的进程中,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地去进行比赛,首先得学会传接球,怎样去传接球呢,在带着问题的困境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记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能积极参与以传接球为主的游戏。2、技能目标: 80%以上的同学能做到传接球时向前伸臂,腕指用力拔球,接球时有引球缓冲动作, 35%的同学能做出不同距离、不同弧度、不同速度的传接球。3、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并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组织游戏的能力,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善于开动脑筋的品质。了解传接球的内容、 形式及锻炼价值, 认识传接球在篮球比赛中的普遍性,懂得通过集体的智慧来获得成功的喜悦。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球手型正确,传球准,力度适当。难点:臂、腕、指动作协调连贯。运动负荷:平均心率: 135 次/ 分 密度: 35% 四、 教法创设情境,语言激励,分层教学,启发式,游戏法,程序教学法。五、 学法分组讨论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归纳法。六、 教学过程1. 热身部分:学生指挥练习,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做的形式,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2. 基本内容: 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比赛来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不断克服难度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尊和自信,当某一学生完成练习后, 要求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集体展示,要求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积极思维。3. 小结结束:让学生对小组、个人、老师进行评定。任课教师:王士林任教年级:七年级精英1 班学生人数: 70 人课次:第 18...